Google Analytics使用者是網站分析內常用的指標之ㄧ,但過往一般人在解讀使用者的數據時經常出現一些錯誤,導致解讀出的商業洞察並不可靠,使用工具時必須先瞭解數據及資料來源才是首要課題,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正確解讀「使用者」的數據指標。
Google Analytics是如何辨別使用者的?
Google Analytics是採用Cookie來辨別不同的使用者,當一名使用者進到網站後,這個網站的Google Analytics就會發送一組Cookie到你的瀏覽器,未來只要你後續再回訪網站,Google Analytics就會去找出過往Cookie內的客戶ID(Client ID),去比對過往是否曾經在站上產生過工作階段,如果沒有就會發給你一組新的Client ID,告訴Google Analytics的客戶資料庫裡面又多了一名新訪客。
我們細部來看一下Cookie實際上是由一連串的數字所組成的,分為四個部分:
- 第一個「1」的部分它指的是Google Analytics Cookie的版本編號,這部分幾乎都是一樣的
- 第二的是1.後面「2」它指的是網域組成的辨別碼,舉例來說,如果你的網域名稱叫abc.com它的網域就是由兩個組成的,延伸來說如果是子網域叫做aaa.abc.com就是由三個組成,數字就會顯示3
- 第三個是由Javascript的代碼所隨機產生的數字,每個新進站的訪客都會有一組
- 第四個是第一次訪客進站的時間標記,先前於停留時間的文章有提到過時間標記,相當建議閱讀:-)
綜合以上來說,所謂的客戶ID(Client ID),就是由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組成的,Google Analytics在辨別是新訪客(New Visitor)還是回訪客(Return Visitor)時就是藉由查看該使用者先前是否有拿到Client ID來判斷。
幾個Google Analytics數據判讀時的重要事項
一、使用不同裝置登入瀏覽器
Google Analytics是依照儲存在瀏覽器內的Cookie與CID來辨別使用者,所以當同一位使用者採用不同裝置登入網站時,就會收到不同的CID編碼,舉例來說:假設筆者今天是透動手機進到網站會拿到一個CID叫A,明天透過平板進到網站會拿到一個CID叫B,後天再透過電腦進站又會拿到一個CID叫C,所以雖然是同個使用者卻可能拿到不同的客戶ID,造成使用者數量經常被高估,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但至少身為行銷或分析師的你可以正確解讀資料。
二、消除或是阻擋Cookie
相信你一定有這個經驗,瀏覽網頁的時候感覺好像變得很慢,就會有…啊來把Cookie清一清應該會變快的想法,一但清除後,下次瀏覽網站Google Analytics就會找不到你之前的CID,因此就會給你一組新的。
另一個情況是有些人因為不想要把個資或是訪客站上行為外洩給店家,因此會在設定裝置上設定阻擋Cookie,這樣就會造成Google Analytics追蹤上的困難。
三、使用者計算問題
關於使用者的計算比較複雜一些,並且在能夠看到實際後台情況比較能做準確的計算與分析,以下舉兩個常見例子:
(1)使用者與新使用者的計算
使用者的定義為:在特定日期範圍區間,開始至少一個工作階段的使用者,
新使用者的定義為:新使用者即為新訪客,指在所選日期範圍內,第一次產生工作階段的使用者人數
而使用者的期限為兩年,所以用下列的例子來看,代表在所選時間區間內(假設是一個月)有6,543個使用者、新使用者則是5,338,在這之間則有1,196位回訪客。

(2)使用者不等於新訪客(New Visitor)+回訪客(Return Visitor)
仔細看下面這個例子,你會發現5,338+1,440並不等於6,534,為什麼呢?假設我拉的日期是1/1-1/3,在這期間第一次到站的新訪客曾經又回到網站上過,這時候新訪客與回訪客都會被記錄到,但前面提到使用者是不重複計算的,另外也包含上述提到的清除Cookie等等都會受影響。
四、跨網域的使用者計算
如果你的公司或是品牌底下本身又有很多不同品牌放在主網域下的子網域,但這些網站都安裝同一個Google Analytics的追蹤碼,就會產生同一個使用者出現多個CID的情形。
舉例來說,今天你的主網域是www.abc.com,訪客在網站上點擊另一個品牌進到子網域www.sub.abc.com,除非有採用跨網域追蹤,否則因為是不同的網域,Google Analytics就會分別給不同的Cookie與CID哦!
如果你對【使用者】的指標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或是實戰上有趣的使用方式,歡迎於下方留言給我,我們下篇文章見:-)